人的一生大約有1/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,當人們處于睡眠狀態中時,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、休整和恢復。睡眠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,這不僅體現在晚間的深度睡眠上,半個小時以內的午睡能達到同樣的效果,下面為大家介紹午睡的4大好處。
1、修復大腦神經,提高應變和記憶力
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,睡覺可以促進大腦細胞的修復。此外,2014年,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網站收錄的一項研究表明,夜間和白天的睡眠同樣能讓人鞏固記憶。午睡也有讓人大腦得到休息和恢復的功能,并提高人的記憶力,幫助人們記住復雜的概念。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薩拉·邁德尼克和同事在2008年發布了一項研究顯示,白天小睡總體上提高了記憶能力,而攝入咖啡因對記憶沒有幫助,甚至更糟。
2、預防近視,改善眼疲勞
孩子長時間看書寫字,很容易出現眼疲勞,甚至用眼過度,導致眼睛又干又澀。而中午閉眼小睡一會,眼球睫狀肌就像得到了“中場休息”,淚腺也開始分泌大量眼淚來滋潤眼球,能有效預防干眼癥和視力下降。
3、修復身體免疫功能,增強體質
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免疫學家貝里·達比教授領導研究小組對睡眠、催眠與人體免疫力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研究。結果表明,對個別存在睡眠障礙的人施行催眠干預后,受試者血液中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水平均有明顯升高。免疫系統可以在睡眠期間得到某種程度的修補,并轉而對睡眠起調節作用。德國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專家則發現,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。這時睡個短覺,可有效刺激體內淋巴細胞,增強免疫細胞活性。
4、促進細胞更新,修復皮膚
皮膚的新陳代謝在睡眠狀態下最為旺盛。因為當你睡著時,肌肉、內臟器官等的消耗都減少,皮膚血管完全開放,血液可充分到達皮膚,為其提供營養,進行自我修復和細胞更新。施明說,這也是為什么較高質量的午睡后,整個人都會顯得精神煥發的原因之一。
午睡的好處這么多,效果又非常好,那么要怎么樣讓孩子養成養成午睡的好習慣呢?
1、制定作息時間表
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,并引導他逐漸習慣于按這種作息時間安排生活和學習,是非常有益的。按時作息意味著孩子能定時學習、定時吃飯、定時睡眠等。
2、制造良好的睡眠氛圍
孩子準備睡覺了,家庭成員應該盡量保持安靜。如果孩子在醞釀睡覺,而周圍是家人看電視玩手機,聊天的聲音,孩子自然也會不想睡覺。
當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,家人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。同時根據溫度,讓孩子穿著舒適。衣服不能穿得過少,也不能穿得過多,適度就好。
3、睡前不要劇烈運動
睡前很多運動會形成孩子的神經系統高度興奮、難以平靜,此刻應注意讓孩子在睡覺之前處于一種安靜、平緩的精神狀況當中;
4、滿足孩子每日所需的活動量
當孩子每日的活動量達到需求量時, TA的機體協調能力會得到發展,同時心理也會得到滿足,到了中午就會想睡午覺。如果孩子的活動量不足,剩余精力將會無處發泄,表現出浮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午覺睡不著等。因此, 家長需要多鼓勵孩子參加戶外活動,不僅能讓孩子的身體和大腦得到充分鍛煉,還有助于孩子養成午睡的好習慣。
5、做好睡前準備
爸爸媽媽在午睡前10分鐘要 提醒孩子去大小便,以免孩子因為憋著而影響睡眠。同時,別忘了給孩子 換上寬松的衣服。有些孩子睡前喜歡聽故事,在孩子躺好后,可以給TA講喜歡的故事、或播放故事音頻。在講故事或播放故事音頻時, 要注意將音量慢慢地降低,孩子聽著聽著就會安靜地睡著了。
6、糾正孩子的錯誤睡姿
睡姿關系到孩子的睡眠質量和身體健康。通常,趴著睡覺會壓迫到孩子的心臟,影響血液循環,是錯誤的睡姿;蒙頭睡則會導致孩子不能舒暢地呼吸到新鮮空氣。作為家長, 看到這些睡姿時必須及時糾正。有些孩子睡覺時喜歡吮吸手指,家長一定要幫TA把手指輕輕地從口中拿出。如果過了一會兒,孩子又把手指放進小嘴里, 家長平時就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吮吸手指有哪些壞處,引導孩子逐漸糾正不良習慣。